近期一直非常时尚一句话,我回你是秒回,你回我是轮回,太过分了!
非常想告诉说这句话的那个人,其实还有更过分的!干脆不回。
01
收到,这是最起码的尊重记得520的时候,看到公司挺多对情侣的,就决定,给他们放放假,在前一天晚上下班后,我就在公司群里@了一下所有人,告诉他们明天放假。
说完过了快半个钟,群里都没人理我,我怕他们开了群消息免打扰,不了解这个消息,于是我又@了一次,收到请扣1。
结果呢?还是没人理我,没收到回复,我就感觉他们不了解这个消息,明天又跑来公司上班。
没收到回复,我只好再一次的群发信息给他们,这回有好一些回复了。
虽然大多数人只不过回的一个1,我心里也舒服多了,起码大伙都了解了。
还有一些人没回复,我就给同事小黄打了个电话,让她联系一下这类人,告诉他们一下明天放假。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,小黄说:
“大伙都是手机不离身的人,微信时刻登着,大伙早就看到了你发的微信,只不过不想回罢了,要回你的人早回你了。”
我愣了一下,是啊,目前大伙都是手机不离身,要回你早回了。
回个信息有多难?即使发个1,你仅需按一下键盘,再按一下发送,10秒时间用不需要?
收到其他人的信息,不指望你可以秒回,只求你能回,即使轮回,都比不回要好。
收到请回复,这是我对你的尊重,同时,人都是相互的,我自然也期望能得到你的尊重。
给人一个回话,一句收到,这是你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。
02
收到,也是一种责任前一阵子,回了一趟我过去的大学,做校园招聘。
给以前的导师发了微信,让帮忙推荐一下看看有没好的人选。
隔了几分钟就回我,好的收到,在忙,待会给你把学生带过去。
校园招聘会开始了,别的单位陆陆续续的开始有学生去面试。
我这边还空荡荡,随行的助理问我如何解决?大家这边都无人,你的导师是否会忘记了给大家推荐啊?要不催他一下,说着拿出电话筹备联系校方。
被我阻止了,我相信导师不会忘记,收到且答应了,就必然会给大家一个交待。
直到招聘会开始半个多小时,导师携带十几个学生出现了。
收到,不止是一种尊重,同时也是一种责任,一种精神。
03
收到请回复,见人品了解你们有没借给过其他人钱?
记得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,当时有两个室友找我借了钱,借了一千块左右,他们说是要回家买车票,钱不够,先借着,到家了就还。
那一千块钱是我大学时省吃俭用,存了2个月的生活费,省下来的,计划给自己换部手机。
大学四年的感情,我感觉也是可以相信的,于是就借出去了,可后来却发现,还是我太纯真无邪。
在他们上了火车将来,我给他们发了一个短信,注意安全,到家了和我说一声哈。
我非常快的就收到了其中一个人的回复,而另一个人的我到今天都没收到。
其中一个人回去了将来,立马给我回了个信息,已到家,钱第二天转给你,谢谢啦,接着,过了一天就把钱给我转过来了。
另一个人,信息没回我,钱也没还我。
他不会了解,他没回信息,对我导致了多大的影响。
担忧他是出了什么意料之外?还是如何了?手机给人偷了?
之后一次同学聚会,他们两个没来,听另一个室友说起了他们:
收到信息回复了我的那一位,自己开了一间公司,公司做的非常大,由于不少人都信赖他。
断掉了联系的那一位,开了一个厂,不如何诚信,常常忽悠人,没几个月就破产了,在老家到处欠钱,东躲西藏过了好一段时间,目前在一间拉面店做员工。
有些时候,要看一个人的人品,其实不难,就看他收到信息是否会回复就能了解,收到回复,意味着尊重,也意味着责任,愈加意味着人品。
成大事的人,大多都具备一种品质,那就是,收到会回复。
04
收到,给人一个回复,真的不难群里发信息,@到你了,回复一个收到,会省掉发信息那个人不少时间。
公司领导发信息给你叫你办事,回复一个收到,能让他们感觉你靠谱。
爸爸妈妈发信息给你问候,简简单单的一个收到,能给他们莫大的安全感。
朋友之间相约,回复一个信息,即使是相反的也好,也能叫你们的关系不会因没联系而断掉。
其他人借了钱给你,找你的时候,给其他人一个回复,给其他人一个一定的日期,能让他们愈加的信赖你。
有一种尊重,叫做“收到请回复”;
有一种责任,叫做“收到请回复”;
有一种人品,叫做“收到请回复”。